关灯
护眼
字体:

163.第163章 关于经济的构想(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有幸能在范承吉府上得见王庭筠、王中立以及郝天挺这一杆子晋地儒士,顾同心中自是欣喜。

    要知道,整个辽金乃至元朝,士林学子可以说拔尖者尽在山西,这倒不是说其他地方的学子就比不得晋地,而是因为,山西优越的地理位置。

    因为有太行山的屏障,三晋大地很少遭受战火,百姓生活相对稳定,所以这才形成了良好的教育氛围,因而这一时期,才造就了北地儒学尽在三晋之说。

    儒学在晋地的兴盛,也得益于契丹、女真两朝统治者对于此地的重视,山西本就是盐铁生产的要地,而盐铁,又几乎是封建国家的命脉。冶铁业、制盐业、造纸业、印刷行业这些古代经济中占有相当大分量的手工行业在山西均有,经济的繁荣,反过来又促使了文化的发展,所以这一时期,才会涌现出了众多影响北地儒学发展的大家。

    譬如赵秉文、王庭筠、党怀英、赵飒四人,几乎是在南宋朱熹集成理学的同时,将理学和三苏蜀学在北地结合,构建起了一套中原官学,这虽然是适应女真统治者的统治需要,可是谁也不能否定,在这一过程中,晋地士子对于这一过程的贡献。

    而同样山西籍的元好问,又几乎是承上启下,推动了整个元代儒学的发展,使蒙古人放下屠刀,开始向孔老夫子敬拜,向儒学学习,学习汉家仪度。

    心中对于这段历史相当熟稔的顾同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一个结交群儒的机会,因为在他未来的构想中,这股子力量,可能对他执政晋北,所起的作用,绝对不啻于几万铁骑。

    而顾同关中才子的大名也博得了与座诸人的亲近,不管是王庭筠还是王中立、郝天挺都热心的为顾同讲解三晋大地的风土人情,再加上一干年轻士子对于顾同的仰慕,所以一时之间,顾同就很快的融入到了这个对于大金政坛有着足够影响力的儒士圈子中去了。

    想谈甚欢,却总有作别之时,总管府门前,作别范承吉和一干送行者,谢绝了王中立一定要邀请他到家中做客的盛情,约好来日有时间一定前去,又对被自己坑了好几次的元好问说了句开春后要到西京府来见他的话,这才带着何方一路往杨旭光府上走。

    走在布局奇特的太原城中,感受着城中的冰冷,顾同趁机就问起了王中立。

    何方带着几分感慨,对顾同把往事讲道:“那王中立我年轻时候也曾见过,当年我何家也算是和他王家有故交,可是一切、、、、王家乃是晋地第一大世家。”

    说到世家,顾同刷的一下子就想到了长安起事失败被杀的王子冲,随即向何方投去一丝探问和疑惑的目光。

    “大人猜的没错,长安作乱的那个王子冲乃是太原王氏之后,不过是旁支,只有王中立这一支乃是真正的大族。”

    “现在好像明白了,方才在范承吉那里王中立对我那么热络,原来是记着长安那件事情上我给他王家留的情面呢!”顾同道。

    “也不尽是,不过大人上次快刀斩乱麻,将那几个懵懵懂懂的公子哥一刀给斩了,却是是给这些世家留足了情面,要不然,只要是让人知道他们几家有人参与到这件事情中来,只怕是几家全部都要被诛九族的。”何方对于顾同当时的决断此时也相当佩服,本来对于初到晋地可能会被当地士绅距之在外的担心,这个时候也都全然消失了。

    “其实我也是想着少死几个人,却哪里会想到有今天这样的回报?我看王中立对于这件事情还是有几分不放心,等离开太原之前,我再去他府上拜访一下,也好叫他彻底的放心下来。”顾同回忆起王中立临别的挽留和邀请,心中不由得一阵好笑,自己一番君子之心,到教人家误以为自己要以此来威胁他王家呢。

    “不过这样也好,能让王中立对大人有几分忌惮,日后大人不方便做的事情,也可以适当的用一用他,毕竟,既然决定了要将晋北乃至整个河东作为我们未来几年发展的基业,那么王家必当用之!”

    何方心中本来对于顾同执政晋北已经有了一份腹稿,不过此时见识了顾同的这一番影响力之后,才觉得自己的想法还是有些局限了。

    “或许,还能再往大里再想一些、、、、”

    二人一路,且行且谈,等到了杨旭光府上的时候,才发现,两人都多多少少的对于将来几年有了一份规划,心中,也不觉得踏实了许多。

    ***********************************************************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